行銷,對象就是人,所以自然要了解人性,才能[投其所好],再讓他[把他口袋的錢,心甘情願地交給你]。分析和解讀客戶數據、購買行為和使用情況,有助於企業了解客戶需求和滿意度。這個說法大家應該都會同意的。
行銷.消費心理.行為Ⅰ(2024) https://sandavid1123.pixnet.net/blog/post/576037928
透過數據解讀,可以協助企業了解不同市場細分和消費者群體的需求、偏好和行為模式。業者可以跟蹤和評估不同策略的執行情況和效果。
然而,市場調查往往基於當前市場狀況,而未能預測未來趨勢和創新。尤其是,市場調查有時過於關注消費者需求,卻忽略了競爭對手的策略和市場動態。
再者,市場調查中的相關數據並不一定代表因果關係。數據只有通過正確的解讀才能轉化為有價值的商業洞察,從而有效地指導策略制定。若誤解數據之間的關係,有可能做出錯誤決策。數據分析中的[主觀判斷]和[假設]會影響最終結論的準確性。
行銷.消費心理.行為Ⅲ(2024) https://sandavid1123.pixnet.net/blog/post/576187224
以前是[一樣米養百樣人],現在則是[百樣米養千萬樣人](因為大家都帶很多面具活在這個世上),從行銷學的術語來說,就是市場的[差異化]越來越細緻。世界變化太快,更別說在網路興起後的劇變,以及現在大家都在追的AI。
了解消費心理學對行銷至關重要,因為行銷活動最終都是為了影響消費者的心態,促使他們進行購買。[消費者偏好]受到多種因素影響,包括個人價值觀、文化背景、社會趨勢等,而[消費行為]更是受多重因素影響,除了價格、產品質量外,品牌知名度、社交影響力、廣告等都會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產生重要影響。例如,在[資訊搜尋]階段,企業可以透過優化其網站內容或搜尋引擎行銷,使消費者更容易找到其產品的相關資訊。
行銷.消費心理.行為Ⅴ(2024) https://sandavid1123.pixnet.net/blog/post/576420856
行銷的目標是將產品或服務推廣給目標消費者,而消費心理學則試圖理解消費者的思維與情感反應,進一步影響他們的購買決策。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演進,未來的行銷策略將更加依賴於數據與技術的結合。但,行銷,本質從來沒變過,行銷,始終來自於了解[人性]。
其他相關資訊請參考如下連結:
行銷.消費心理.行為Ⅱ(2024) https://sandavid1123.pixnet.net/blog/post/576116308
行銷.消費心理.行為Ⅳ(2024) https://sandavid1123.pixnet.net/blog/post/576359176
行銷.消費心理.行為Ⅸ(2024) https://sandavid1123.pixnet.net/blog/post/577077680
專長領域:問題分析與解決、策略規劃與行銷管理、店鋪開發與門市經營管理、投資損益與經營分析、服務品質、連鎖加盟實務
相關餐飲零售產業評論、文章、課程、輔導諮商資料超過3,400篇,資料散見於blog https://sandavid1123.pixnet.net/blog (點閱量已超過45萬次)與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DavidHung1123 (訂閱人數超過190人,上傳資料超過120部)
如有諮商、內訓等相關需求,歡迎聯繫。
洪聖宏 Hung Sheng-Hung
mail : [email protected]